脫貧致富貴在立志,只要有志氣、有信心,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,在我縣脫貧攻堅工作中,就涌現出了一大批自強自立、奮勇向上的脫貧先鋒,他們在政府幫扶的基礎上,摒棄"等、靠、要"的消極思想,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。家住下寨鎮馬家洼村的肢體二級殘疾人朱永軍,就用實際行動向身邊人詮釋了身殘志堅四個字的含義,成為我縣扶貧扶志、精準脫貧的生動樣本。
朱永軍,因右手早些年觸電不慎截肢,導致肢體二級殘疾。肢體的殘疾不能阻止他致富的決心,在他本人和幫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,朱永軍重拾早年在渭南技校學習的家電維修技藝,堅持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,為周邊群眾維修家電,鄉親的電視、冰箱、電腦、空調等家電有了問題都找他維修。一年來,他以嫻熟的技藝、合理的價格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,現在已有近百戶穩定的客源,年收入近萬元。
致富不忘鄉親,凡是有鄉親詢問家電維修方面的知識時,朱永軍都不遺余力的耐心講述和指導,毫不保留的為他人傳授經驗,解決問題。對和他一樣的貧困戶,他更是只收材料費不收手工費,不遺余力幫助他們,今年已有30多戶貧困戶的得到了他的幫助,鄉親們都說他是貧困戶的榜樣,在鄉里贏得了很好的聲譽。
朱永軍還熱心公益,積極幫助群眾、幫助村集體。他積極參與村級組織的各項活動,村里的大小事務凡是能幫得上忙的他都盡心去做,村里聘請他為殘聯專干、兩改聯絡員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不僅家里的經濟情況得到了極大改觀,而且使村里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。
采訪中他深深感慨道:"國家和政府的好政策幫助我脫貧,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回饋社會。我將進一步拓展家電維修業務,向有意學習的貧困戶培訓技術、傳授經驗,帶動我們馬家洼村貧困戶脫貧致富。"他身殘志堅的精神為鄉親們帶來致富的信心和決心,同時也為馬家洼村乃至下寨鎮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