巔峰時期,他曾從格力搶走成龍做代言,放言要趕超海爾,立下2020年達成千億營收的flag。
可惜,如今公司市值暴跌80多億,甚至不得不兩次變賣土地資產來補充運營資金。時光荏苒,英雄難復光輝。
37年商界打拼,低價搶市場的廣東志高空調何以墜落?
1. 扶搖直上
冰棍小販成上市公司董事長
李興浩出身于農民家庭,高中畢業后曾在家務農。不過他不甘心于此。1982年的夏天,18歲的李興浩就靠走街串巷賣4、5分錢的冰棍,在廣東南海賺了第一桶金。
1989年前后,李興浩用攢的錢開了一家酒樓,空調常壞,每個月維修費就要1000多。他想,“還不如開個空調維修鋪。”說干就干,李興浩隨即注冊了一家空調維修中心,并于兩年后就成為當地最大的維修中心。
靠著空調維修賺來的300萬元,李興浩和一名臺商合資建廠,志高空調的前身誕生了。不過,志高撞上了以華寶等廣東空調龍頭正以低價清理市場小戶。價格戰讓志高銷售額慘淡,全年只賣出幾千臺。
無奈之下,李興浩只能取巧。
當時廣東最大的空調品牌華寶在當地報紙上打廣告,李興浩就在同一家報紙上也發廣告,“志高”兩個字變成廣告語“志在必得,高雅享受,2980元一臺”。華寶沒注意,在開會時把報紙分發給了自己的經銷商。2980元的低價迅速吸引了華寶的經銷商,華寶被李興浩搭了順風車。”
可一臺空調的成本價就要3600元。李興浩為搶占市場,高買低賣的虧本“瘋舉”讓臺商不理解,最終忍無可忍撤資而去。堅持下來的李興浩相當于全資擁有了志高空調,最終靠低廉的價格迅速打出名氣。那一年,科龍空調降價1000元,華寶每臺賣5000多元,想“低價”洗牌市場的大企業們,萬萬沒想到李興浩憑借更低的價格殺進市場。
借低價利器,2009年7月,志高在香港上市,也是在這時,李興浩立下了“不做到全球最強最大,絕不改主業”的flag,想先趕超海爾。同年年底,志高為激勵人心推出“普惠制”股權計劃,向611名員工送出5000萬股股權。
重金之下必有勇夫。志高的成績節節攀升,后來產品出口到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“志高”從此變成了李興浩辦公室里掛著的 “志存高遠”四個大字,“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調”一如既往的掛在他嘴邊。
據天眼查顯示,他旗下有60家公司,其中以志高命名的有二十多家,足見李興浩對“志高”二字的情有獨鐘。
就這樣,當初的賣冰棍小商販,歷經27年商場沉浮,終于在45歲憑借自己獨特的商業眼光,喜提“上市公司董事長”,并坐擁數家公司。
2. 重出江湖
想憑“上門女婿”賺千億
上市后,志高在2010年迎來巔峰時期,年收入一度達92.77億。李興浩還提出“十年內實現1000億銷售計劃”的巨無霸目標。
可好景不長。2011年,在國家對空調的節能補貼間歇性退出后,志高的盈利一年之內暴跌5億多,狀況開始斷崖式下跌。
面對空調主業的打擊,年近50的李興浩選擇急流勇退,在2012年將董事長之職讓賢給技術出身的鄭祖義,自己去四處拜師。2014年,他微博動態發布頻繁,都是各種線下學習的現場照和企業管理心得,甚至多次在一天之內能發上十幾條感悟,看起來正在積極進取的路上。
與“野路子廝殺”出身的李興浩相比,鄭祖義是清華大學第一代制冷博士后,他身上的專業技術背景似乎給扭轉局面帶來新希望。李興浩退居幕后的理由就是“他們比我更專業”。
不過,單一技術高能顯然不足以支撐鄭祖義作為一家企業的管理者。李興浩學習正起勁的2014年,志高年度財報上凈利為負8103.90萬元,同比減少140.55%。
2015年,退居“幕后”近四年的李興浩卷土重來”。他說將親自負責志高的國內營銷業務,并帶領志高重回行業三甲。他的微博也陷入沉寂,也許正忙于計劃如何對志高大刀闊斧的改革,將近兩年一言不發。
在過往報道中,李興浩是一個心寬且樂觀的人,被員工形容為“天塌下來都睡得著”的老板,但他也從來不缺狠勁。2014年,正處于幕后狀態的他高價把成龍從格力搶來為志高代言,一口氣簽約十年,高調曬合作,頗有“項莊舞劍意在沛公”的示威感。此后,董明珠自己擔任代言人,對外稱是為了節約成本。
他回歸時空調行業普遍艱難,格力電器也壓力巨大,董明珠判斷2016年將是“空調冷年”。
回歸后李興浩手段雷厲,要求每個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要簽責任狀、寫好辭職信再上崗。也是在這時,復出后的李興浩壯志滿滿,再次對媒體重提1000億目標。
這1000億怎么實現?李興浩認為,改革開放后的很多大企業缺乏繼承者,他把自己比作有能力、為人可靠的窮小子,把企業比成老企業家心血打造的女兒,坦言“愿做上門女婿’,為后繼無人的老企業家掌管經營。
在李興浩的愿景里,到2020年,這些企業加到一起, 實現1000億元營收沒問題。
3. 大廈將傾?
暴跌86億起死回生難
創始人二次出山的事例并不少見。喬布斯曾帶領垂死邊緣的蘋果重新煥發生機,65歲的柳傳志也曾重歸聯想。
但情況遠不如李興浩預計的順利。
2017年8月初,曾經被李興浩搭載順風車的廣東順德空調老大——華寶,也倒在了歷史長河中,以8.93億元被轉讓。
PK掉廣東同行的志高并沒有感到松口氣。接下來,志高也加入了極限生存挑戰,虧損消息接連傳來。今年,志高控股已經兩次變賣資產來補充運營資金,截至7月5日,志高總市值僅6.75億港元,較其2010年巔峰時期蒸發超80多億港元。
志高控股發布的2018年財報也顯示出公司資金鏈非常緊張:虧損近5億元,較上年同期暴跌1109.2%。
與此同時,格力形勢卻一片大好,前幾天還因“代言人董明珠強勢舉報奧克斯”上了一波熱搜。相比志高的市值暴跌,據最新盤面顯示,7月5日,格力市值3495億,海爾市值1132億,是志高的數百倍。
市界發現,天眼查上顯示,志高空調目前專利總數共計1167項,格力專利總數卻達到49593項,是志高40多倍,僅6月28日一天的專利申請就有120多項。據公開資料,格力2018年用于研發的費用為69.9億元,志高研發經費僅為1.93億。
早有網友恨鐵不成鋼,在志高的相關問答中說道:跟不上網絡化帶來的浪潮,很快就要被市場所淘汰,還敢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吃老本?不思創新是沒落的主因!
如果以“志高空調 招聘”為搜索關鍵詞,會發現志高官網上沒有任何招聘信息,最新招聘只在第三方求職網站有。崗位大多是倉庫管理員等非技術崗,要求大專或高中學位即可。薪資水平普遍固定在3~4K每月,遠低于廣州8423元的人均工資。而格力、海爾正在官網上大肆招聘高學歷技術人才,要求本科或博士生學歷,薪資在6K~8K,最高兩萬多。
天眼查問答里,甚至有人大罵其招聘不負責任,入職時突然又說不要人了。還有人傳其疑似快倒閉,也無人出來回應。
李興浩也許早已放棄跟上互聯網。2015年8月15日的微博后,將近兩年他沒有任何新個人動態,沒有任何宣傳。
一年后,有替他心急的網友在那條微博底下向他喊話:“李總您的微博有一年多沒更新,志高服務的微博也一年多沒更新。現在哪個產品消費者不看重售后的?如今這個時代,誰摒棄互聯網,誰就已經輸了一大半!”這條評論沒有得到任何回復。
對技術人才招聘淡漠,對研發投入不斷縮減,對網絡互動疏忽,以及新專利數量遠低同行。
臨近2020年,曾預言要實現千億營收的志高,如今市值僅6.75億元,似乎正放任自己向深淵滑去。